近日,麗水市公布了2022年度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工作考核結果,青田縣位列全市第二榮獲優秀等次實現全市消薄工作考核“六連優”。
消薄項目有力推進
走進“平湖·青田山海協作飛地”產業園里的康邁爾機電(嘉興)有限公司的廠房內,一條條采用“智能化+機械化”的自動化生產線正忙碌生產著,2017年,平湖、青田兩地在全省率先開啟了跨地市“飛地抱團”精準消薄新模式,合作共建“飛地”產業園。由青田縣出資在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建工業廠房,平湖市負責招商,重點引進符合平湖產業發展規劃的高科技企業和省八大萬億產業,伴隨著2023年的開啟,新一輪3485萬元分紅陸續分到參與入股的村社、低收入農戶,而這些資金也將成為2023年青田縣消薄工作的“造血干細胞”。
在青田縣臘口鎮,村集體收入轉化為村集體增收的紅利進一步兌現,由西部片區5個鄉鎮63個行政村自籌資金1000萬元、財政補助1000萬元、銀行貸款1000萬元實施的“西部片區組團消薄”項目,成功收購西部聯盟廠房(浙江華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占地21225平方米,地上現存建筑物4幢,總建筑面積9934.97平方米,目前,引進一家建筑材料企業,每年不少于110萬元租金,另外20畝廠房正在招租中,預計年租金可以達到250多萬元。
除此之外,東源片廠房屋頂光伏發電項目、禎旺鄉預制菜生產線融資租賃項目、湯垟鄉互通旅游新建養牛場項目、真邦廠房屋頂光伏項目二期等一個個消薄項目開足馬力加快施工建設,確保項目推進有力有序。
項目有力有序推進只是青田縣消薄工作扎實開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縣始終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納入縣域經濟發展布局,大抓項目、搶抓發展,有效破解山區村發展后勁不足、“造血”功能不強等問題,按照“弱鄉保面,強鎮保量”的思路,深化“山海協作”,大力推進“五型分類”“縣域組團”“跨鄉鎮區域聯盟”“強村帶弱村”等模式,不斷探索契合本地實際的“強村富民”之路。
集體經濟收入大幅增長
從數據上看,2022年全縣村集體經濟總收入2.4億元,同比增幅46%;經營性收入1.24億元,同比增幅38%。其中,完成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且總收入20萬元以上村363個,占比100%;經營性收入15萬元以上村351個,占比96.7%;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村67個;總收入100萬元以上村77個。全縣32家鄉鎮(街道)強村公司總利潤6450.07 萬元,同比增幅357.32%,平均201.56萬元。
縣消薄辦負責人廖寶坤表示,2023年,青田縣將繼續探索實施好適合僑鄉特色的“強村富民”新模式,緊盯“全市領先、山區26縣前列”目標,鉚足干勁、系統推進,努力把消薄工作這張麗水市“優等生”的金名片升格為“省山區26縣模范生”的招牌,為建設高質量共同富裕的世界青田提供重要支撐。